融资200万 他造出了电动车界的“变形金刚”

来源:铅笔道 作者:铅笔道 2016-05-18 09:51 1290 0

“因为我们对梦想念念不忘,所以此后必有回响。”彭华顺同两位同学,自大学起就梦想能生产自己设计的电动车。毕业以后的第三年,他们成立工作室,一边靠做外观设计谋生,一边为生产电动车做前期设计。

  但由于经费不足,设计完成却无法生产。五个月后,彭华顺才等来了一笔200万元人民币的种子轮融资。

  直到2015年10月,他才正式启动生产A-ONE智能电动车。该车折叠后高约1米,占地面积比A4纸还小。白领上下班骑行时,平路可以拖行,上下台阶可以提拿,乘坐公交地铁时方便折叠进站。同时,在App上能选择不同的速度、灯光模式,并有GPS定位。

  今年4月,首批3辆量产车生产完毕。在香港电子展展出时,外国友人纷纷评价其为电动车界的“变形金刚”。

  目前,彭华顺团队正在做大批量产前的细节调整和品质把控,近期预计量产几千台。

  本月月底A-ONE智能电动车将登陆淘宝众筹和Kick Star。众筹价格分别暂定为2988元、849美元。

  

  注: 彭华顺已确认文中数据真实无误,笔者愿与他一起为内容真实性背书。

  大学时代起,彭华顺和他的两位同学都是电动车的疯狂爱好者,他们希望有一天能生产出自己设计的车。毕业设计时,小伙子们在工作室熬了几十个夜晚,累了找地儿就睡,制作了5款风格各异的功能样车。

  

  ◆ 毕业设计

  然而,在制作样车与实际生产之间,还有相当远的距离。毕业之后,为了讨生活,他们各自去了公司工作。

  上班时,每天都要挤地铁、公交,彭华顺觉得很辛苦。于是他想:能否设计一款电动车,让从家到公司这段路程变得轻松些?

  他在脑海里勾勒出理想的电动车:它要足够轻,可折叠,可以像行李箱一样拖行,能用手提;也要足够小巧,能放在公交车或私家车上;还要时尚,放在哪里都不会不协调。

  彭华顺和两名同学去自行车店、电动车店调查,发现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很难达到他们的要求:够便携的车不够时尚,而够时尚的车又不够便携。

  “总是差点意思。”

  于是,他们更加确信要自己设计一款电动车。由于没有经费,只能先继续工作谋生。

  2013年,彭华顺在业余时间参加了“海峡杯”设计比赛,获得了10万元奖金。

  由此契机,他们将这笔奖金作为启动资金,辞掉了工作,又邀请了两名同事入伙,在深圳一个由旧工厂改造成的大厦楼顶租了间房作为工作室,踏上了电动车制造之旅。

  

  ◆ 团队成员

  不幸的是,对于制造电动车来说,10万元简直是杯水车薪。

  第一年,为了维持工作室的正常运营,彭华顺等人只能靠为客户做产品外观设计赚钱。

  业余时间,他们继续为制造电动车做准备。先从不需要过多经费的部分做起:绘制草图、调研竞品、联系工厂。

  第一版草图中,他们使用管材作为制造电动车的材料。但在调研竞品时发现,使用管材的电动车需要通过焊接相连,连接点很少,不能充分折叠。

  随后,在第二版草图中,他们将管材改为板材和型材

  ,材料之间通过螺丝和轴承相连。通过去工厂咨询工程师,他们将草图的细节补充完整, 2015年5月,草图定型。

  经费不足,依旧无法生产。

  六个月后,一位老板请彭华顺为一款平衡车做外观设计。电动车与平衡车品类相近,为了说明自己的实力,彭华顺向对方展示了电动车的草图。

  那位老板眼前一亮。彭华顺便将他为了造车辞职的经历、此后的规划全盘托出。

  老板被他的执着感染,开车载他回工作室。他看到工作室的隔墙、隔板、桌子、灯光、开关都是彭华顺他们自己安装的。“看到你们团队这么有活力,我很喜欢”。

  两周过后,该老板决定投资彭华顺200万元人民币。

  2015年10月,彭华顺成立了公司“卡西威尔”,产品取名为A-ONE智能电动车。单车折叠后高约1米,占地面积比A4纸还小。

  考虑到开模成本需要上百万的高昂费用,于是,彭华顺先用打板工艺制作样车。“等样车相对成熟以后,再找工厂开模量产”。

  11月中旬,他们用打样工艺生产出第一辆样车,发现存在三个问题:1、尺寸,脚踏板与座椅间的距离过长。2、样车的装配不够紧密,无法满足折叠需求。3、因为一些部件材料过厚,导致样车过重;另一些部件材料却过薄,导致乘坐一段时间后,样车把手会瘫痪。

  与此同时,App、电路板、控制器开发完成。半个月后,他们将电动车的尺寸、材料、重量重新调整,并与智能系统结合,生产出第二辆样车。与App结合后的电动车,可以在App上为电动车选择不同的速度、灯光模式,并有GPS定位。

  第二辆样车测试时,仍有问题存在。车头与车身之间的卡扣易脱落,骑行中车子会被动折叠,导致骑行者摔跤。于是,他们将卡扣结构调整为连杆结构,解决了这个问题。

  12月,他们找工厂量产。由于折叠对精密度的要求很高,他们谈遍了深圳、东莞、佛山、惠州的十几家工厂,最终在2月敲定一家工厂,试验开发模具。

  期间,彭等人一边尝试生产量产车,一边调整模具精密度。

  在今年4月10日,他们已经陆续生产3辆A-ONE智能电动车。

  

  ◆ A-ONE智能电动单车

  为获得市场反馈,他们带着A-ONE智能电动车,参加了于4月13日~16日举办的香港电子展。

  由于没有参展经验,加上时间匆忙,去香港前,彭华顺随便选了一个顶楼的展位。结果在布展时,他们发现A-ONE的展位周围都是卖零件、LED灯、开关、电池的。

  彭华顺感到心灰意冷,“可能不会有人来看了”。

  出乎意料的是,正式开展后,产品反馈却很好。“四天展出期间,每天A-ONE展位周围都站满了人。”一些国外友人路过时,看到电动车能折叠,感觉很惊讶,说像是“变形金刚”。

  

  ◆ 香港电子展

  创业期间,彭华顺每天早上8点上班,凌晨2点睡觉。他坦言自己也会怀疑,“这么累做出来的东西是不是真的好?”

  在香港电子展得到认可的那一刻,他才觉得“再苦再累都值得”。

  目前,彭华顺团队正在做大批量产前的细节调整和品质把控,近期预计量产几千台。

  本月月底,A-ONE智能电动车将登陆淘宝众筹和Kick Star。众筹价格分别暂定为2988元、849美元。

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  如果你也有创业项目欲寻求资源对接,欢迎发送项目BP至fangweifeng@elecfans.com

资深媒体人、创业团队、投资人等智能硬件圈小伙伴,发布硬件产品信息和投稿请登录聚丰硬件官网。

2.jpg

关注聚丰硬件官方微信号,获取全球最新、最in的智能硬件产品信息资讯!

评论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