VR/AR如此火爆背后的投资逻辑是什么?

来源:搜狐科技 作者:搜狐科技 2016-05-25 14:54 1099 0

早在2000多年前,庄周梦蝶为我们描述了这样一幅嘲,庄周梦见栩栩如生的蝴蝶,已不知是庄周梦见了蝴蝶,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,这或许就是VR达到最高境界的景象。

 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,资本市场掀起了一场VR的热潮。互联网巨头、各大上市公司分别宣布进军VR,VR创业项目也受到资本的热捧。

  二级市场在爆炒VR概念之余,无心插柳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市场教育、投资者教育和用户教育。2014年以来,国内的VC机构、产业资本也开始对VR行业进行布局。他们的投资有哪些特点?VR/AR行业的发展情况与投资前景如何?有哪些风险需要注意和控制呢?诺亚财富研究与发展中心对此作了进一步分析。

  国内投资:

  过去投硬件,未来看内容

  2014-2016年初,VR硬件开发商的融资总占比占到整个VR行业的51.9%。这也非常好理解,在行业发展初期,VR硬件的快速迭代引来投资者的关注。排名第二的是平台门户(占比19%),第三是内容制作商(占比11.4%)。诺亚财富认为,未来随着行业的继续发展,VR技术迭代的放缓,内容制作将成为又一重要的投资领域。

  线下体验店发展亮眼

  除了VR技术与内容创造外,近两年VR线下体验店的发展也引人注目。2014年以来,国内VR体验馆从逐渐成立到迅速扩张,比较知名的有乐客VR线下体验店,米粒“星核”VR乐园,圣威特影视IP主题乐园“电影世界”等;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已有超过2000家VR体验馆,平均消费金额10-30 元。VR线下体验店的优势在于,成本低、占地面积小和体验价格便宜。但其缺陷也比较明显,即受到虚拟现实内容深度不足以及选择面小的限制,回头客较少,客流量受到制约。诺亚财富认为未来随着VR内容的丰富,线下体验的方式也会迭代升级。

  未来VR广泛普及的三要素

  首先,我们要厘清以下三组概念:

  美国与中国。美国是VR/AR概念与技术的发源地,目前在硬件技术上保持领先;中国发挥的是人口基数优势,市场规模大,在用户体验上更胜一筹,因此美国投的是技术,中国投的是用户与商业模式。

  PC端与移动端。PC端VR头显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,而移动端VR更容易普及。未来针对不同款手机的手机盒子将成主流。目前PC端巨头格局基本稳定,移动端仍有投资空间。

  VR与AR。VR作为AR的过渡形式,将在游戏、电影等领域首先爆发。AR技术目前尚未成熟,但其可应用领域较VR广泛,能创造千亿级别的市场。因此,VR看生态,AR看技术。

  而目前VR各细分领域的发展阶段不同,参与投资的方式也不一样:

  诺亚财富认为,在VR内容和行业应用两个领域通常通过PE/VC机构的主动管理型基金,或者FOF的形式参与。投资VR内容的市痴间较大,投资窗口期至少2年,将首先在B端爆发,盈利模式是B端拉动C端;行业应用领域将VR技术嫁接到其他行业的使用嘲中,如全景展示、全景培训等,主要应用于景点展示、救灾培训、医疗教学等。

  同时,对于VR头显和内容分发平台,需要选择拥有相关基因、资源、技术和人才的公司,通过产业并购基金的形式参与投资。对于创业者来说,PC头显的创业窗口期已过,而移动头显是属于手机厂商的主场,“手机+手机盒子”模式依附特定手机存在。在内容分发平台,巨头具有先发优势,其中应用类分发平台有百度、腾讯,视频内容类平台有爱奇艺、乐视、腾讯视频、优酷土豆等。

  VR/AR行业的投资风险

  该行业的投资风险,诺亚财富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:

  1.作为新兴产业,VR/AR趋势和进程并不十分确定,产业变现路径较长,现金流风险一直存在,这些风险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放大。

  2.近半年大量创业企业通过不同细分领域进入该行业,造成行业质量层次不齐,预计下半年开始可能出现分化。

  3.政策风险:

  1)VR内容运营与传播的风险。考虑到优质的VR内容处于稀缺状态,内容的获取与深度经营十分重要,但是应以合理合规为前提。

  2)VR并购项目的审核风险。并购基金应以公司的成长分享与价值实现为前提,并购方需要注重其基因、技术、人才和资源,被并购方需要注重是否有业绩和现金流支撑,能够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。


(作者系诺亚财富研究与发展中心殷悦焓)

评论 0